其他栏目
新闻中心
【上海交大新闻网】母校代表探望周永茂院士

发布时间:2021-06-08

今年恰逢周永茂学长九十华诞,5月13日,校友总会办公室和北京校友会等专程看望周学长,转达了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和校长林忠钦的亲切问候和生日祝福,送去了母校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珍贵纪念,并诚挚邀请他方便时再回母校与师生交流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激励青年学子奋发读书为国贡献。

 

 

周永茂校友欣然接受母校邀请,他深情地说:“每次回到上海,我都愿意回到母校,到当年读书的校园里走走看看,我的成长和发展与母校的悉心培养是分不开的!”他寄语交大青年,和当年的条件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无论从知识储备、科研实践等方面都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更要培养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树立为祖国发展、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远大目标,彰显交大人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

 

校友故事

在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的办公楼里,有这样一位精瘦矍铄、和蔼慈祥的老同事,每天早上7点半,他准时出现,在食堂吃过早饭后,他回到办公室开启新一天的工作。鲐背之年的他坚持每天按时上班,成为单位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他就是交通大学1955届机械制造系本科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

 

国家需要,义无反顾

 

周永茂在交通大学学习工程制图

 

1951年周永茂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时便立下志向,要让国家的制造业强大起来。1955年毕业时他的第一工作志愿,就是“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恰在此时,苏联成功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的消息传到中国。威力无穷的原子能还可以造福人类,周永茂感到非常振奋。时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奉周总理的指示到全国高校挑选优秀毕业生从事我国的核工业发展工作,周永茂成为交通大学入选的10名应届生之一。

 

周永茂没有过多惋惜自己制造“工业母机”的原理想,毅然接受了祖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召唤。只是机械制造专业出身的他能否胜任这个工作,他还是心存疑虑。钱三强所长告诉他们,核武器制造中对机械的要求同样非常高,这些技术壁垒需要学机械的大学生来突破。钱老的话不仅打消了周永茂的顾虑,也让他信心倍增。自此,他开始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核”事业。

 

心系祖国,放飞梦想

 

1956年周永茂在莫斯科留学时期的留影

 

1956年秋天,周永茂被中科院和二机部选中,成为留苏进修核工程专业的40名学员之一,登上了开往莫斯科的专列。一年的课程安排非常紧凑。在语言不通、专业不符的情况下,周永茂在核动力装置专修班一共修完热传导学、物质结构学、中子物理学与堆物理计算等10门课程。这个体量在当今看来是非常繁重的课业负担,然而他却常常说留学的经历帮助他确立了人生的目标,他要专攻原子能领域,做出成绩,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在苏联时距离他就读的动力学院只有有轨电车两站远的国立莫斯科鲍曼技术学院,他一次都没有去参观过,全身心投入到充实的学习中,只恨自己分身乏术,不能吸收足够多的知识报效祖国。

 

投身核能,贡献卓著

 

周永茂在871工程反应堆主厂房前的留影

 

1958年,在党中央批准了核潜艇研制工作后,周永茂所在的研究所有3名科技人员被挑选组成调研组,参与核潜艇的早期调研与设计,而他就是其中之一,由此成为中国第一批研制核潜艇的科技人员。这项研究一搞就是十余年,直到1970年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第一代核潜艇近年才被第二代核潜艇替代、结束服役,其质量之高可见一般。之后参加高通量工程试验堆(49-3堆)的建设工作,周永茂更是不惜一切忘我工作,1971年3月,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大三线”,他们开始了建设工作。由于长时间、高强度、高压力工作,周永茂的身体亮起了红灯,他终于吃不消了。随后49-3高通量反应堆达到首次物理临界,1981年12月,该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营,“亚洲第一堆”由此载入中国核工业发展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他的贡献不会被人忘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周永茂进行医用中子照射器实验

 

临近古稀之年,他再次华丽转身,全身心投入医用核微堆建设和应用研究,为人类抗癌事业孜孜以求,研制出世界首个“医院中子照射器”,使中国在硼中子俘获疗法领域大步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回顾“医院中子照射器”研制和实验之路,周永茂感慨其中的艰难,在缺少有关方面统筹协调和支持的情况下,他只有积极争取科学界的支持和襄助,进行跨学科、跨行业的合作和攻关,充分利用自己多年在业内的影响力,千方百计调动和整合资源。此外,他还要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自掏腰包无疑是杯水车薪,为此,他只得四处寻求支持。有志者事竟成,中国不仅有了用于硼中子俘获疗法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化专用核装置,而且已用于临床实验。

 

一生为“核”的他,仿佛实现了科研生涯的裂变,获得超凡能量,迸发出科研的青春与热情,放射出璀璨的生命光华。纵使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大地历经沧桑巨变,而周永茂依然坚守着为国为民的初心和时代需要的使命。衷心祝愿他九十岁寿诞快乐、幸福安康,继续书写身为“交大人”的精彩人生!

 

校友名片

 

 

周永茂,交通大学1955届机械制造系校友。核反应堆工程专家,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反应堆工程和科技第一线从事设计、研究和建设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交给的许多核科研任务:完成了“双流程堆芯”潜艇核动力堆本体的早期设计方案;主持开展了为生产堆、动力堆、游泳池堆的燃料元件与氚靶元件的首次国产工艺定型工作;参与了高通量堆设计建造和工程的重大决策,该堆的设计特色,国外尚无先例;核工业二次创业期间,领导民用微堆的开发,该堆在国内建造4座、国外建造5座,嬴得了很好的国际信誉和经济效益。本世纪初主持开发用中子俘获疗法(BNCT)医治脑瘤的核医疗器械-<医院中子照射器>,2014年9月9日实施了我国首例黑色素瘤患者的BNCT临床试治。

 

Copyright © 2016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分享到

Email:sjtume@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邮编: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