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华诞
校友文苑
饮水思源,感恩交大——68届船舶动力系21031纪国林

发布时间:2018-03-21

1968……离校50年,饮水思源,返汇交大,金缘相聚,我们——杯酒顺发,欢庆母校——诞辰122周年,。

今天,1968届都已是古稀之人,大家秉承校训各尽其力,为国为民奉献工作,至今想来,我们最大的能源基础,来自交大的培育。我是其中一员,以我来说,离校后,去6315部队农场,到自动化仪表五厂,学工农兵六年后,进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凭着母校培养基础,经过努力,很快入门,从事低温制冷科研工作三十六年,在深低温微型制冷领域取得一些成绩,现追根塑源,具体如下。

回顾往事,在校五年,课堂二年,学校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特别是68年革命中复课,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虽然囿于当时只有精简的几节课,但是,老师深入浅出,提纲挈领的传授,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和路径,亦就是我们的引路人,对我来说真是终身受益。我是船舶动力系学生,船舶动力基本上都是应用热动力正向循环,制冷则是逆向循环,其原理都归入热力学。掌握了热力传热结合流体力学,可以进行全面的热力设计,加上机械工程学的基础,整机设计水到渠成 ,所以说,饮水思源,感恩交大,感谢恩师。

工作中,先后接触节流、斯特林、GM、VM、脉管制冷,特别是VM维勒米尔制冷,那是斯特林正反向循环结合的产物,由热直接制冷,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有骇人听闻的原子能制冷,实际上,就是使用同位素热源的VM维勒米尔制冷而已。综合工作,林林总总,说来也巧,我名国林,那斯特林循环就是我工作的主线。1965年我所做出35K斯特林制冷机,用于航空红外相机,但其初期工况不稳定,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拖了下来,直到我接手,历时一年多,寿命达到数百小时,方才通过鉴定,为此获得改革开放前夕的首奖。从开始接触低温制冷,就了解到-200℃以下制冷,那就无法使用润滑油,在零下200度除了氢、氖、氦几种元素仍是气态外,其他气体都凝呈液态、冻成固态,而液体则全部固化,那运动机件之间无油润滑只有干磨檫,因而可想其先天的寿命问题。从资料中查看到VM维勒米尔制冷无需活塞,也可实现工质压缩膨胀,所以,八十年代转而从事VM制冷研究,采取全隔离方式,将驱动机构与密封的制冷工作区间分开,通过磁力吸引方式连接内外运动部件,釆用电热管直接80k制冷,出了成果也获奖,但是能源……,从事低温制冷工作,涉及工质:氢、氖、氦、氮气、液氮、固氮,例如,与兄弟所合作的863项目:氢化物析获的氢气经液氮预冷――21K节流制冷,另外,还有工余研制的半导体致冷等。当然,低温微型制冷绝热必须的高真空,工质去杂质纯化,质谱分析检漏等,在深入低温制冷领域的同时,也放眼什么低温超导、真空物理…,经常翻看杂志,查阅NASA专利等资料,以开拓眼界,拓展思路。其后九十年代,还是回到斯特林循环,走新思路新途径,艰幸十年,埋头苦干,采用直线电机驱动话塞,无曲柄连杆机构,消除了侧向力,波纹园膜片弹簧中心定位,利用工质附面层原理,实现无磨擦的微间隙密封,并且,应用双机精确对置设计,系统双机同步工作,机器质心不变,消除振动,稳定可靠,寿命达数万小时的斯特林制冷机,终于在神舟3号上,实现了我国航天首次80K低温制冷,从数百到数万小时,斯特林制冷由航空发展到航天,也由此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当然,所有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科院、上海市、国防科工委各类多项科技奖,也都要归结于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培育)。

附照片,神舟3号向发射场整体转移。有幸穿白大褂站在运输平台上,因为最初没掌握高真空保护技术,只能在地面期间,包括转移过程,装设有干纯气体清洁保护,当然需要有人监理,实际上设备交付时,高真空保护已经解决,但按原审定的操作规则,我得以悠哉隨车。

2002-3-22,神舟3号向发射场行进途中,作者(左)与中科院院士,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合影。

Copyright © 2016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分享到

Email:sjtume@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邮编: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