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7-10
7月10日,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结果公示结束,我院刘晓晶老师获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特等奖,并将代表上海市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此次上海交大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本届青教赛由上海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联合举办,两年举办一届,自2014年起,现为第四届。本届竞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以“历练,让我们成长”为主题,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树立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应用现代教学方法,注重“课程思政”实践,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教育相结合,助推上海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做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做行业情怀的传递者
——刘晓晶教书育人事迹介绍
刘晓晶,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安全、先进核能系统研发、数值反应堆技术,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青年基金、核能开发、重大专项等30余项课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_,发表SCI论文近50篇;曾获校烛光奖一等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一等奖、教书育人奖三等奖;担任核工程专业本科生班主任,多名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赴西部及核工业骨干央企就业。
坚持育人为先,注重学以致用
面对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刘晓晶坚持把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放到所有工作的最高优先级。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是核科学与核技术专业的大三本科生专业必修课,是核科学与核技术学科两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虽然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核反应堆系统设备等基本课程,但课程难度偏大,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刘晓晶紧紧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课堂的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过程,创建学以致用的工程实际情境,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而让同学们接触到核科学的学科前沿,提升解决核工程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刘晓晶对学生、对教学负责的态度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曾获校烛光奖一等奖、教学能手、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一等奖、教书育人奖三等奖,连续2年获评学院最受欢迎授课教师。
激发创新热情,发掘科研潜力
在教学工作中,刘晓晶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的理念,近五年来,主讲本科生研究生核心课程14门。他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知识的组织形式和讲授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并提供平台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在教学过程中,他引导学生从注重“考核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实现从侧重考查专业知识向侧重考查专业能力的转变,培养了多位具有优良科研潜力的学生。他先后指导了10位本科生毕业设计,其中1项毕业设计被评为优秀;指导博士生6名,硕士13名,研究生发表SCI期刊论文12篇,EI论文16篇,国际会议论文30篇,获得国内外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10余次。多名学生完成硕士学业后赴宾州州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国际一流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坚守行业情怀,书写报国之志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到核工业单位工作,参与我们国家的国防核工业建设和核电站的建设”,刘晓晶认为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对核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为了提升学生对核专业的热爱和投身祖国核事业建设的热情,他在课程中增加了我国自主研发核反应堆华龙一号等的介绍,讲解这些反应堆的研制过程及其技术的先进性,同时通过延伸阅读,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科学前沿的精神、以及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除此之外,刘晓晶还积极对学生进行就业价值引领,培养的多名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赴西部核工业骨干央企、国家核工业重点央企从事核工业科技研发工作。
刘晓晶认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一个“加速器”和“加油站”,对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到讲授内容的选材,小到讲课的一个手势。在这场比赛过程中,自己的教学设计、PPT制作以及课堂的讲授方法和技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加速,为今后的教学和科研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青教赛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他表示,要把青教赛中获得的教学经验运用到今后的讲台上,运用到每一次课堂上,用心培养每一个学生,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把对祖国核事业的真挚情怀传递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