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栏目
新闻中心
能源互联网论坛在上海交大举行

发布时间:2016-08-18
    为推进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由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和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能源互联网论坛”于8月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史烈,中国华信集团党委书记、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理事长蒋春余,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长、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全球能源互联网办公室主任王益民、华东电网原董事长李晶生、德国科特布斯工业大学Schwarz教授等出席了论坛。来自上海能源研究会、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能源科技分会、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有关企业的代表、专家学者等120余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由上海交大副校长、上海市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黄震主持,黄震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依存度不断加大,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我国在今后二十年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二氧化碳减排挑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推动能源四大革命,即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黄震认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以最大程度消纳可再生能源,将互联网要素与能源生产、服务与消费相结合,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长王益民做主旨报告。王益民介绍了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发展峰会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向全球各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个倡议对于落实国家战略、推动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世界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
 
    王益民对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规划做出了详细介绍;他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使能源发展摆脱资源、时空和环境约束,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成为主导能源,让人人享有充足能源供应,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持续的强劲动力。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能源的生产、转换、运输和消费将更有效率、更加环保和便捷。对于各国民众,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带来诸多好处,例如电费将会更加便宜。   
  
  
    来自德国科特布斯工业大学的Schwarz教授做了“当前德国和欧洲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其与智能电网技术的结合”的特邀报告。近十多年,德国建立了规模可观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基于互联网的交易和服务平台;实现了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消纳。Schwarz教授重点介绍了德国在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领域发展思路、布局及相应的配套政策,从供电公司、受电用户如何匹配,智能电网如何容纳、释放相关需求,以及智能电网在德国和欧洲的发展布局做出了详细阐述。

 
 
    随后由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任严正做了我国发展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专题报告。针对国务院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互联网+”智慧能源重点行动计划以及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严正详细分析了我国发展能源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论坛报告引起与会专家、教授和来自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兴趣,在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环节,大家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机遇与挑战、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技术的结合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史烈教授做总结发言。翁院士对三位演讲嘉宾的报告给予了肯定,同时对论坛能够抓住时下热点话题、召集了各领域高端人才进行思想碰撞表示了赞赏。他指出,能源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科技、社会、国际范畴的问题,不仅仅包括电力与互联网,还必然囊括燃气、燃油、热网,甚至交通网等多个领域,更与各国地缘政治相关。在全局谋划及分布实施方面,仍需要加大研发和实施力度。翁院士鼓励在场的中青年能源专家,要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努力解决建设上海、长三角及全国、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的科技问题,为实现我国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Copyright © 2016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分享到

Email:sjtume@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邮编: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