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概况
教学概况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溯于1913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的电气机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创建世界知名学院为奋斗目标,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

       在这近百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从无到有,从创建时的几十个师生、几间教室,今天已发展到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动力与能源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三个系及一个二级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核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51 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38 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目前在学院工作的"973"首席科学家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4名,青年拔尖人才3名,青年长江学者5名,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博士研究生1036名,全日制硕士生1502名,非全日制硕士生 490名,本科生1804名,工科试验班1180名。学院拥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船舰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燃气轮机与民用航空发动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上海核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大奖,大批由学院培养的学生已在制造、动力、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担任重要职务或技术骨干,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造、动力、能源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核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51 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38 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目前在学院工作的"973"首席科学家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4名,青年拔尖人才3名,青年长江学者5名,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博士研究生1036名,全日制硕士生1502名,非全日制硕士生 490名,本科生1804名,工科试验班1180名。学院拥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船舰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燃气轮机与民用航空发动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上海核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6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位列A+(前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进入A档(前2-5%),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B档(前20-30%),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机械、航空&制造工程名列第21,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站声明|联系我们|流量统计

Copyright ©2020. 机动学院本科教学网

分享至

Email: me_oue@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闵行机械楼A103

邮编:200240